《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的剧烈变动 |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李贽的这一观点反映了( )
| A.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 | B.清代前期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
| C.作者否定帝权的主张 | D.作者反对盲从孔子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
| C.主张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
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
| A.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 B.宣扬阴阳家的学说 |
| C.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 D.摆脱先秦儒学影响 |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 B.“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
|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
|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这句民间谚语赋予了时代精神而传遍神州,家喻户晓。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 C.①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