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毛泽东亲笔写下了《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著名电文,指出我军“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繁叶茂了。”这一电文表明( )
A.中央决定从中原地区进行战略反攻 |
B.中原地区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 |
C.中原全境解放,解放战争进程加快 |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做了充分准备 |
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自由民约为16.8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约4.5万,妇女4万人,外邦人约3万,奴隶约1万。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有
A.约12.5万 | B.约4.5万 |
C.约7.5万 | D.约8.5万 |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
A.习惯法体系 | B.公民法体系 |
C.自然法体系 | D.万民法体系 |
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之“体”,始终存在着监察、谏议和封驳制度,并通过“微服私访”、“采诗观风”、公开巡视,设置“谏鼓谤木”等机制进行民间政治信息的收集,这些制度和机制
A.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 B.避免了专制主义的危害和弊端 |
C.杜绝了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 D.有效保证了官僚机构的廉洁和效率 |
“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它”是指
A.西汉郡国制 | B.北宋的通判 |
C.元朝行省制 | D.清朝的军机处 |
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