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
| A.颁布“推恩令” | B.商讨派谁出使西域 |
| C.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 D.商议开凿灵渠 |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建设成就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有()
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②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④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份分别是
| A.1949年、1951年 | B.1951年、1953年 |
| C.1949年、1956年 | D.1953年、1957年 |
1937年4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公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此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 C.七七事变爆发 | D.八一三事变 |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 )
| A.西安事变 | B.九一八事变 | C.七七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长征的原因是红军主动放弃根据地,要在运动中打败国民党军队 |
| B.长征途中的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
|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
| D.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