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和1911年都是中国农历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化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
A.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 |
B.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模式改造中国 |
C.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
D.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最后被其绞杀 |
苏联的1936年宪法和新中国1954年宪法的相似之处是
A.颁布的背景是两国已实现工业化 | B.两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
C.两者都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 |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下列措施挫伤了农民积极性的是:‘
A.余粮收集制 | B.征收粮食税 | C.农业集体化 | D.农产品自由贸易 |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政治上造成的后果是
A.苏联农业长期停滞 |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C.造成大量冤假错案 | D.阻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
1936年苏联新宪法规定,苏联是
A.人民民主国家 | B.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
C.工业社会主义国家 | D.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