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印象!印象!要知道它们只是生活中的偶然事件,而不是生活本身!不论是艺术家、诗人或雕塑家都不应当把印象与原因分开来,它们原是互不分离的”,“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就取这个模特儿的手,取另一个模特儿的脚,取这个的胸,取那个的肩,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这个人体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符合上述观点的西欧文学作品是(    )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

A.“风”是东周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以华丽的辞藻,表现了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
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

2010年中国邮政计划发行《中医药堂》邮票。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2011年底中国与丹麦联合发行《古代天文仪器》邮票,其中第一枚为“简仪”。关于“简仪”, 正确的说法是
①简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②迟至汉武帝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家已使用简仪确定天体坐标
③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发明了简仪
④《授时历》的天文数据相当精确是与简仪等天文观测的发明分不开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王夫之是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他认为“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这里的“器”是指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感知事物的器官
C.万物发展的规律 D.进行科学试验的仪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