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作答。
父老乡亲
程文胜
(1)那位母亲紧紧抱着被洪水冲散又不期而遇的女儿痛哭失声,小女孩则睁大噙着泪珠的眼睛。小女孩的头发稀少而散乱,那些泛着衰草一样淡金色的头发,在微风中颤动着,如同小女孩的眼神一样惊魂未定。
(2)这是发生在我湖北家乡的真实一幕。这幅题为《劫后重逢》的照片,如同透明的刀片,飞快地划过我的心头,我看见刀刃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也流淌着我的鲜血。
(3)我感受到了疼痛,可我不知道该是痛苦呻吟,还是流泪歌唱。在洪水肆虐的日子,我曾用心歌颂了在大堤上与洪魔抗争的人们,作为一名军旅作家,我一直为能有机会见证这段历史而欣慰不已。
(4)可我忽略了在洪水中受难的父老乡亲了。
(5)我没有写到他们,那时,我一直错误地认为他们是弱者,即使提到,他们也是以灾民的形象出现的。那时,我的父老乡亲们滞留在大堤上,他们守护着从洪水里抢出来的一点点家产,期待着洪水一点点退去。苦难和无奈写在他们的脸上,也流落进我的心里。那时,我对他们只有同情,而没有敬意。
(6)可那幅照片让我的心流血了。在隐隐的疼痛中,一个念头蹦出来:洪水退去之后,这对母女的生活会怎样?
(7)一经发问,我便很快发现,这不仅是关于照片上那对母女的问题,而是有关我整个父老乡亲的问题了。
(8)洪水过去了,洪水带来的创伤却还要长久地伴随着他们。
(9)“什么也没有了,什么也没能带出来。”可他们庆幸自己还活着,而活着已经很好了。他们开始盘算今后的日子。尽管浪头还在自家屋顶拍打着漩涡,隔三差五,他们仍想着要驾船回去看看自己的家。
(10)尽管洪魔是借助大江的河床兴风作浪,但他们憎恨的只是洪水,而从不亵渎养育他们的大江。一个本是融为一体的概念,被凝重而质朴的大江之爱划分为二。我知道,我的父老乡亲已经把整个生命融进那条古老的大江里了。面对这种对大江的眷念,面对这种对土地的挚爱,面对这种源自大江的生命伟力,我不能无动于衷。
(11)孩子似乎比大人更懂得怎样忘记灾难,怎样快活地享受生活。他们光着臂膀在编织袋扎成的窝棚间追逐,或者在堤边伸长手臂打捞江面上随波逐流的稻草、树枝,欢快的笑声在充满复杂气味的空气中飘荡,似乎与以往没有什么不同。看着孩子们那泥垢所不能掩藏的笑脸,我同样不能无动于衷。
(12)我为我错误地以为他们是弱者而羞愧不已,因为流泪并不意味着软弱,因为伟大的人民是作为群体的概念而存在的,而我的父老乡亲们正是其中一部分啊。
(13)事实上,即使作为个体,我的父老乡亲们承受灾难的韧性和勇气比我要大得多。当抗洪将士奋战洪魔时,老妈妈在泥泞中为肩扛麻袋的子弟兵掌灯引路,姐妹们为战斗间隙小憩的战士驱赶蚊蝇,小孩子则为向生命极限挑战的亲人端碗粥、送杯茶……当子弟兵凯旋时,我的父老乡亲们箪食壶浆,用一颗颗最真诚的心编织成荣誉的花篮,一路簇拥着一路祝福着;送走了亲人,我的父老乡亲们又默默地收拾起残存的家当,从大堤上回家,然后,默默地用双手缝补被洪水撕裂的伤口,满怀虔诚地希望着来年的收成。
(14)我不由想起了那个逐日的夸父。为了追赶上太阳,夸父跑啊跑啊拼命地跑,太阳离他越来越近了,他的热血乃至整个生命也开始沸腾、燃烧起来,他喝干了渭河的水仍然焦渴难耐,终于訇然一声倒在地上。看着金黄的尘埃被激扬得漫天飞扬,夸父知道自己生命的尘埃将从此落定,他奋力朝着太阳的方向扔出了手杖。那手杖是他不停追逐太阳的意志的继续,它在历史的天空里留下飞行的黄金轨迹后,没入大地,化成了开满桃花的邓林。
(15)我的父老乡亲们也在追赶着太阳,也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创造美好的人生。
(16)夸父不是远古神话里个体的神,夸父是一个群体。我要说,夸父其实就是我的父老乡亲。
(17)“即使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人民,那也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这首歌唱得好。因为人民养育了我们这支军队,因为人民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啊!
(18)我的父老乡亲们,你们过得还好吗?
文章描绘《劫后重逢》的照片突出母女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对照片的描绘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文章赞扬了父老乡亲在灾中和灾后所表现的许多美德。试选出两个例子简析父老乡亲们的美德。
“在充满复杂气味的空气中飘荡”一语中“复杂气味”的含义是什么?
“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在文中有何作用?
下面的鉴赏有误的两项是( )
A.“这幅题为《劫后重逢》的照片,如同透明的刀片,飞快划过我的心头,我看见刀刃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也流淌着我的鲜血。”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我看见照片的复杂的感受,既表达了对照片中所表现的人性之美的赞颂,也表达了我对受难的民众的深切同情。 |
B.“我感受到了疼痛,可我不知道该是痛苦呻吟,还是流泪歌唱。”“痛苦呻吟”是对在洪灾中受苦受难的父老乡亲而言,“流泪歌唱”是对在洪灾中与洪魔作坚决抗洪的“人们”而言。它表达出了作者复杂的感受。 |
C.文章两次说“我不能无动于衷”,主要强调父老乡亲在洪灾之中和之后的表现对我的触动极大,也让读者联想起以前作者对父老乡亲认识上的误差,有照应上文的作用。 |
D.第11段劫后孩子们快乐的生活,为全文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反衬出大人们在洪灾中所承受的苦难之重和感受力之敏感。 |
E.本文语句运用灵活多变,极具表现力。叙述父老乡亲在洪灾之中承受巨大苦难和洪灾过后面临的困境时,则用了“滞留”、“守护”、“默默地用双手缝补”等字眼,感情凝重;描写孩子们的生活时,则使用“追逐”、“飘荡”,显得轻快。
圣诞夜的歌声
【匈牙利】约卡伊·莫尔
城里住着一个叫亚诺什的穷靴匠。
他每天拼命赚钱,却一直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为家中隔年就有新生命呱呱坠地。第三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妻子不幸离开人世,撇下他孤零零地给孩子喂饭、穿衣。分面包时,一次得切成三片!给孩子们做鞋时,一下就要做三双!养家糊口难啊,靴匠常常叹息。
圣诞节那天,披着飘飘洒洒的雪花,靴匠去给客户送靴子。奔忙了一天的他,,很晚才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店铺里的玩具和花花绿绿的糖果,他禁不住想:过节了,得给孩子们买些礼物。买三份,花销太大;只买一份,又不公平。想来想去,他决定送给孩子们一件特别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都到这儿来!”亚诺什到家后招呼道。孩子们一个搂住他的脖子,一个扑到他怀里,他又把最小的一个抱在膝上。
“知道吗?今天是圣诞节!今晚不干活了,我们好好乐一乐!我来教你们一支歌,非常好听的歌,这是父亲为你们准备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得几乎要把家里闹翻天了!
“静一静!现在跟着我唱。”亚诺什清了清嗓子,缓缓唱起那首优美而古老的圣歌。歌声轻盈,调子欢快,孩子们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在这个温馨的夜晚,小天使们美妙的歌声,从婉转到高亢,一遍又一遍……
然而,这歌声却惹恼了楼上住着的人,一位富有的老爷。他一个人住着九个房间,第一个房间用来闲坐,第二个睡觉,第三个用餐……其余的又派什么用场呢?此刻他正在第八个房间里抽烟,琢磨着自己怎么在圣诞夜也提不起兴致呢。楼下传来的声音越来越响,当亚诺什们唱到不知第几遍时,他再也无法忍受,循声找到靴匠家。
“你就是亚诺什,那个靴匠吗?”
“是的,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富人本来是要发火的,可他瞬间改了主意,说:“你有这么多的孩子!”
“是的,老爷,唱歌,嘴多声音大。”
“吃起饭来,恐怕嘴更多吧。听着,亚诺什,我给你带来了好运——把你的孩子送给我一个,我来养,将来他会成为有钱的老爷。”
亚诺什惊讶地睁大了双眼,谁还能不动心呢?他孩子将成为老爷!这些乖巧可爱的孩子,该过上好日子啊!给!为什么拒绝呢?可选谁呢?他喃喃自语:“老大,听话懂事,长大会有出息的;老二是个女孩,送给老爷不好;老小,是妻子豁命生下的,怎能送人?”
可怜的亚诺什嘴唇直哆嗦,几乎哭着说:“谁想离开这儿,坐漂亮的马车?吃好吃的东西?谁想去,就站出来吧……”
面对这样的诱惑,孩子们却都怯生生地缩到父亲背后,扯住父亲的手、裤腿和皮围裙,谁也不吱声,好像要远远地躲开这位富有的老爷。
“不行,老爷。不行啊!我不能把任何一个孩子送给您,我们得在一起……”
富人无奈,只好要他们别再唱歌了。作为补偿,他给靴匠1000本戈。随后回到楼上去继续他的无聊时光。
亚诺什小心翼翼地将钱锁进箱子,藏好钥匙,内心五味杂陈。孩子们噘着嘴,不说话。屋里笼罩着冰冷而令人窒息的气氛。
亚诺什坐下,又习惯性地做起靴子来。拿着皮料,他裁着,削着,不知不觉又哼起那首歌。似乎有微弱的声音在应和?抬头一看,孩子们闪着亮晶晶的眼睛,正围着他小声哼唱。他一脚踢开椅子,打开木箱,翻出那1000本戈,三步两步跑到楼上。
“老爷,请收回您的钱,让我们唱吧!我们高兴,这比1000本戈重要啊……”
没等富人反应过来,,亚诺什就将钞票放到桌上,转身跑回了家。他挨个亲吻孩子,屋里重新响起了优美而纯净的歌声……
唱着唱着,望着简陋的厨房,想起锅里的白水煮土豆,亚诺什又为把钱送还感到一丝歉疚。圣诞节,除了歌声,孩子们是不是也得有点儿奶酪和香肠呢?孩子们的歌声很快淹没了他的不安。
富有的老爷在第九个房间里来回踱步,思忖着,诧异着,在这个世界上,别人究竟寻到了什么快乐?(有删改)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圣诞夜里的故事,语言质朴,表现手法多样,情节张弛有度,主题耐人寻味。 |
B.“温馨的夜晚”之所以温馨,是因为整日为生计操劳的父亲“今晚不干活了”,更是因为孩子们收到了礼物。 |
C.文中对孩子们面对诱惑时“怯生生”的神态描写,体现出他们对富人的提议既憧憬又恐惧的心理。 |
D.作者写亚诺什还钱时,连续使用了“踢”“打”“翻”“跑”等动词来表现他动作的迅速与决心的坚定。 |
E. 作者为我们描述了穷人和富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穷人疲于奔命,但很快乐;富人衣食充裕,但并不快乐。结合文中内容,分析富人与亚诺什一家交涉的心理变化。
文中画线部分都提到“歌声”,概括说明其不同的含义及重复出现的作用。
小说结尾写道亚诺什心存歉疚。他是否应该还钱?请结合作品加以解说,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三峡啼猿之谜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
为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呢?前几年,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通过到热带丛林实地考察并用仪器测量,终于揭开了猿啼的秘密。
每天清晨,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树梢上的时候,长臂猿的早晨大合唱便打破了森林的静谧,雄猿首先领唱,几分钟后,雌猿也加入伴唱,直到太阳升起时才结束。早饭后,合唱继续进行。波尔·杰丁发现,猿啼与它们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有关。一般猿每隔两三年产子猿,子猿长到七八岁时,才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已经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出求偶的啼鸣,直到邻近的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这个家庭还有个规矩:未成年小雄猿在家中不许单独啼鸣,以免招来异性。当然,“父母”不在家时,小雄猿有时也会偷偷地叫上几声。
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是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别人侵犯,二是呼唤离家子猿的一种语音。
说到三峡啼猿,有人认为猿声并非是两岸啼。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自三峡七百里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当年李白过三峡,正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之时,故能听到不绝于耳的猿声。
但是,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却曾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而鲜见于北岸。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千方百计地逃回南岸去。由此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应该为“南岸猿声啼不住”。
为何猿声只在南岸啼呢?有人认为,三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北岸巫山山脉是南北走向,正迎着正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适宜猿猴生长,所以,猿猴要逃回到南岸去。
“三峡啼猿”的根本问题,即“发出了啼声的是猿还是猴?”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世界上现有的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四种猿类,前两种分布在非洲,后两种定居在亚洲,其中在我国的长臂猿仅出没于云南、海南岛等地的林区。若由此看来,三峡上发出啼声的就不该是猿了。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1987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颔骨化石,其门齿、犬齿已脱落,前臼齿、臼齿保存完好,牙齿稍有磨蚀。与该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臂猿下颔骨一致。此外,他们还从土层中找到骨簪和一件陶制品,经鉴定,这些陶制品和骨制品的文化性质与3000年前的川东大溪文化相近。由此证明,那一历史时期的长江三峡确实有过长臂猿的活动,李白并没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选出对文末句加横的“此”的所指说明准确的一项( )
A.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长臂猿下颔骨化石。 |
B.长臂猿化石以及与距今约3000年的川东大溪文化性质相近的骨簪、陶制品的发现。 |
C.与长臂猿化石一起出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 |
D.长臂猿化石、鱼类等的亚化石及骨簪、陶制品的发现 |
本文提出了“三峡啼猿”的三个谜,并引用了中外学者的考察发现。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波尔·杰丁认为猿啼是建立或维护家庭的需要。 |
B.清代学者认为猿啼只在南岸,有人认为北岸气候恶劣,不适宜猿的生长。 |
C.中科院考察组长臂猿化石的发现,可作为李白诗中“猿啼”的佐证。 |
D.长期以来,经过对世界上四种猿类分布情况的研究,学者们认定三峡无“猿”。 |
引用通常是为了表明作者观点。下列论断,不符合作者观点或意图的一项是()
A.对波尔·杰丁的考察发现,作者是赞同的。 |
B.引用中科院的考察发现,作者意在证明三峡有“猿”,李白无误。 |
C.引用长期以来学者们的观点,作者是为了推出对三峡无“猿”的质疑。 |
D.对清代学者和史书的观点,从“但是”一词,可见作者的否定。 |
乔布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他是一个硅谷传奇,几经沉浮,屹立不倒。他创造了“苹果”,在顶峰时被扫地出门,但12年后,他卷土重来。他带领“苹果”屡屡推出革命性产品,从iPod、iPhone到iPad。用近乎完美的消费电子作品,改变了一个时代。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8月24日,56岁的他放下了苹果公司CEO的权杖。观其一生,乔布斯从不随波逐流,思维另类,蔑视教条。他曾在演讲中讲到,“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乔布斯,更像是一位哲人。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是IT界的至理名言,出自英特尔前总裁葛鲁夫之口,却是对乔布斯最好的写照。苹果一名高级工程师说,没人能跟乔布斯说不,因为的确也说不过他。早年在设计Macintosh的时候,乔布斯冲进会议室把一本电话簿往桌子上一扔,自顾自地说:“设计出来的Macintosh就应该这么大,不能让它的体积变大了,如果再加大,用户会受不了的。”在苹果的产品研发中,这样的故事随处可见。“我们不会去预测别人的反应。我们专注于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并呈现给大家。”苹果公司主管工业设计的高级副总裁乔纳森·伊弗曾经如此表示。而事实上,乔布斯正是把这种自信的创新力植入到了苹果的所有产品中。
很少有人知道,史蒂夫·乔布斯曾在俄勒冈瑞德学院只读了一个学期就辍学;乔布斯与妻子劳伦相识于斯坦福大学,为了两人的第一次约会,他“牺牲”了公司的会议;12岁时首次接触电脑,乔布斯马上表示“这东西很棒,我想弄一台来玩玩”;苹果是乔布斯最喜欢的食物,也是其公司得名的原因之一。
在创办苹果公司前,乔布斯曾远赴印度寻找“精神指引”。在那里,他成为一名佛教徒。有人评价乔布斯,他把简单的修行思维融入世俗的潮流中。于是,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不仅是乔布斯的性格,更是苹果产品的性格。乔布斯曾这样评价自己:“我有这样一句魔咒——专注与简单。简单之所以比复杂更难,是因为你必须努力地清空你的大脑,让它变得简单。但这种努力最终被证实为有价值,因为你一旦进入那种境界,便可以撼动大山。”
在苹果公司成立的第九年,苹果发布了其当时最好的产品Macintosh,因与董事会产生分歧,乔布斯被炒了鱿鱼。正好30岁的乔布斯当时感觉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2005年6月12日,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时提到了这段往事。他说,在最初的几个月里,真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他把从前的创业激情给丢了,觉得自己让与之一同创业的人都很沮丧。且把事情弄得糟糕透顶了。他说:“我渐渐发现了曙光,仍然喜爱我从事的这些东西。苹果公司发生的这些事情丝毫没有改变这些,一点也没有。我被驱逐了,但是我仍然钟爱它。所以我决定从头再来。”
乔布斯说:“我当时没有觉察,但是事后证明,从苹果公司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成功者的极乐感觉被作为一个创业者的轻松感觉所重新代替:对任何事情都不那么特别看重。这让我觉得如此自由,进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全心全意地去找。”
乔布斯自称“记住你即将死去”是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帮他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乔布斯认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他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乔布斯曾透露了决定他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决策、每一项创造的秘密:“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的确,不要被教条束缚,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史蒂夫·乔布斯几经沉浮,创造了“苹果”,曾被扫地出门,又卷土重来,带领“苹果”屡屡推出革命性产品,用完美的消费电子作品,改变了一个时代,堪称硅谷传奇。 |
B.因与董事会产生分歧,乔布斯被迫离开了苹果,但是因为对事业的钟爱,他摆脱了最初的沮丧。一个创业者的轻松与自由,使他进入了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
C.作者认为乔布斯不随波逐流,思维另类,蔑视教条,创造了传奇的人生。全文多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如乔布斯在临死前,曾透露了他取得成功的秘密,读起来真实可信。 |
D.“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英特尔前总裁葛鲁夫认为这是对乔布斯最好的写照。苹果一名高级工程师也说,没人能跟乔布斯说不,因为的确也说不过他。 |
E.乔布斯认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骄傲、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真正重要的东西是内心的信念、理想的追求和改变世界的勇气。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为什么说简单比复杂更难。(6分)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可以说乔布斯做到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改变了一个时代。联系实际谈谈乔布斯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示。(8分)
贫 困 却 不 潦 倒 的 风 度
天歌
张罗同学聚会时,我们这些混得不错的同学很自觉很有风格地把费用划为三等:混得一般的交300;混得不好的,一分钱都不用出;混得好的,聚会缺多少,补多少,兜底。大家图的就是个乐儿,不想让自家兄弟姐妹为几两银子犯难。
尽管这样,班长还是颇为担心地说:九度能来吗?
是啊,九度是那样好面子的一个人,这些年,先是在有着大好前途的机关里受了牵连下岗,后是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再后来跟人合伙开饭店,饭店没开起来,借来的钱却全让人卷走了。九度这些事都是在校友录上,同学们辗转相传的。九度也来校友录,留言却总是说些好事:姑娘考了第一名(尽管那只是小学二年级的期中考试);妻子终于不用再去化疗了。还有,他给报社提供的新闻线索被采纳了,人家给了50块钱。
有同学提议大家凑些钱帮帮九度,好歹阶级兄弟一场。却不想班长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说:那家伙说他还想捐点钱出来给谁呢!人家的日子过得好着呢!
同学说:你看九度,日子都过成那样了,还是绷着,还装,死要面子活受罪。
是的,九度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不倒架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九度是可以申请贫困贷款的,他却硬撑着不肯,同学中一度流传着他的一句名言: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并把这句话演变成各种版本:把不及格的机会留给渴望人生完美的同学吧!把失恋的痛苦留给没有痛苦过的漂亮女生吧!
那年冬天,东北那叫嘎嘎冷,连件旧棉衣都没有的九度走路全靠跑。他说:本来在零度边缘,这一跑,温度“噌”地蹿了九度。其实,九度说的是39度,不过冻得嘴一哆嗦,“30”就吞了下去。这话风行了起来,九度就叫了九度,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淹没了他的本名。
聚会那天,九度还真来了。不光来了,还穿得特别利索。一身浅灰色的西装配了一条红格子领带,比好些混得不错的同学收拾得还像成功人士。有同学上去就是一拳,说:你个九度,不装能死啊?咱们哥们儿,谁还笑话你不成?
九度打着哈哈,跑前跑后张罗着。席间,大家喝酒聊天,牢骚怨气差点就把酒店的天花板顶起来:什么股票太没谱了,说套牢就套牢,十几万转眼就打了水漂儿;什么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钢琴说白买就白买,那玩意儿放家里死占地方,又不能当写字台使;什么现在的官场简直就没法混,大领导之间都别扭着,听谁的话站谁的队,有学问着呢!九度笑着给大家布菜、倒酒,一哥们儿喝得有点大,硬着舌头说:九度,你说你点背的,啥啥没赶上,要不咋也弄个副局干干。
我们都拦着那哥们儿不让他哪壶不开提哪壶,如果同学聚会整成富人对穷人的颐指气使就没劲了。没想到九度却端起酒杯,对大家说:“我九度这些年是遇到些事,但是,还好,都扛过来了。我正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呢,今年我闺女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学费全免。”我的天!我暗叫一声,给儿子找了4个补习老师,结果连市重点的门都没摸着。九度说:“我也重新上岗了,电视台聘我当特约记者,咱也混进新闻界了。还有,我爱人从得癌症到今天已经8年了,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天都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九度一口干掉了杯里的酒,不知为什么,刚才那些牢骚满腹或者臭显摆的哥们儿都有点蔫,咋好像自己的日子过得没九度带劲呢?
聚会结束时,班长拿出了账单。账单上,九度的名字下面没有写交钱的金额,而是写着一行字:物品搬放、保管,接送……班长说:九度不肯白白占大家的便宜,他没交钱,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
还有,他的那身西装是他从前在机关时做的,他的妻子最近很不好……
看着依旧忙忙碌碌送同学的九度,我说:换了我们,谁可以做到像九度那样贫穷却不潦倒,活得生气勃勃的呢?
是的,我们眼里要面子的九度,其实要的是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生活里的温暖,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在这一点上,九度表现得相当有风度。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小说第二段班长的担心,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B.毕业后的九度生活境遇不佳,却在校友录上只报喜不报忧,并且拒绝大家的帮助,都是因为他死要面子,这为他后来的转变作了铺垫。 |
C.一句“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被同学们演绎出了各种版本,这虽然是在开九度的玩笑,但玩笑中却包含着大家对九度“瘦死不倒架”的敬佩。 |
D.小说运用插叙的叙述方式,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主人公九度的形象。 |
E.小说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表现了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活境遇,而是面对生活的态度这一主题,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作者没有写主人公的本名,而是用了“九度”这个绰号,这是写有什么好处?(6分)
小说的主人公九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陈述。
《江南Style》
《Nobody》已是浮云,《PokerFace》也过时了。如今神曲界的当红炸子鸡,是一首叫做《江南Style》的韩国舞曲。
这首歌的MV于7月中旬在互联网上发布,截止到前天,点击数已达3.25亿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在过去一年里,还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在英国,它成为本月第一周UK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在美国,它位居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小甜甜”布兰妮和罗宾•威廉姆斯加入了模仿大军,影星汤姆·克鲁斯为它卖力吆喝。在我国,它也成为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的对象。不仅如此,这首歌还在全球引发了一股改编狂潮,出现了“奥巴马竞选Style”“美国海军Style”“周星驰Style”“客家话Style”等多个版本。
如今,和所有横空出世的神曲一样,关于《江南Style》,有一半人的问题是“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而另一半人则在问:“这首歌为什么一夜爆红?”
歌曲描述了一个生活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的有钱人向性感的姑娘发出邀约的情景;整首歌的MV大部分都在该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身兼词、曲和演唱的“鸟叔”(原名朴载相)自我剖析说:“我不帅,不高,也没有肌肉。我的成功在于灵魂和态度。”这种灵魂和态度,具体到《江南Style》里,就是质疑江南地区所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虽然歌词里把“我”塑造成一个“高帅富”,但在MV里,“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屌丝”,做着成为江南名流、左拥右抱的黄粱美梦,讽刺意味十足。而在很多韩国人心目中,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的江南地区正像一个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暴发户,对此心怀不满的大众从这首歌中找到共鸣不足为奇。
但相比于歌词,韩国以外的人们更感兴趣的似乎是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于是破解《江南Style》的走红密码,成为各路人马津津乐道的事情;种种解读又进一步构成了“《江南Style》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的科研机构研究发现,它以3.6秒为一个周期将五个音节重复4次,而整首歌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这样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这一说法,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跟着这首歌摇晃起身体。而另一个激发人们生理反应的元素则是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节奏——科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对一段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产生共鸣时,这段音乐就会在其脑中不断重复,科学界把这称为“耳虫”现象。韩国的心理学家表示,《江南Style》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尤其是高潮部分,能够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甚至有临床案例证明,一些精神病患者在听了这首歌以后都会开心大笑。音乐评论家则表示,《江南Style》恰好和近年来风靡欧美主流音乐界的电子乐潮流相吻合;而其副歌部分,则又是韩国音乐风格。二者相结合产生出奇妙的效应。
此外,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多么透彻,都无法决定乃至预料下一首神曲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复制。下列关于“《江南Style》”的理解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韩国舞曲《江南Style》的点击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便超过3亿次,而此前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 |
B.整首歌的MV大部分都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俨然一幅奢华生活的扫描图。 |
C.它从本土迅速蹿红全球,在美国和英国分别成为本月第一周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和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 |
D.各国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江南Style》,“小甜甜”布兰妮、罗宾•威廉姆斯甚至连奥巴马也未能脱俗加入了模仿大军。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江南地区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但许多韩国人却认为它像一个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暴发户,从而心怀不满,这种情绪在《江南Style》里得以找到共鸣。 |
B.韩国各路研究者们倾向于认为是音乐本身让神曲一炮而红,而韩国以外的人们似乎对MV 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更感兴趣。 |
C.《江南Style》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于是不少人听歌时莫名地就有了跟着节拍一起舞蹈的冲动。 |
D.歌曲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其高潮部分能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只要一听《江南Style》,连精神病患者都会开怀大笑。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歌词里“我”是一个“高帅富”,但在MV里, “我”却是一个做着成为江南名流的黄粱美梦的“屌丝”,这种意味十足的讽刺其实是在质疑江南地区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 |
B.在音乐评论家看来,《江南Style》的音乐风格既没有违背韩国歌迷的偏好,又贴合了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受众的音乐审美趣味。 |
C.尽管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但因为全球共同存在着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因素,才使《江南Style》得以在全球流行开来,尤其是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 |
D.多重因素造就了“《江南Style》现象”,但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多么透彻,都无法复制出下一首神曲,这就是流行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