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诗中,作者除了表达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还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行香子·过七里滩①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②。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①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即当年严光垂钓处。②严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不受高官,垂钓于风景秀丽的富春江七里滩。请根据上下文,分析“但”在词中的作用。
简要赏析“鱼翻藻鉴、鹭点烟汀”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②凤阙:是皇宫的代称。第三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争的什么特点?
最后两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②凤阙:是皇宫的代称。第三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争的什么特点?
最后两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寒夜次潘岷原韵
(清)查慎行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鸟惊月上,夜骄饥鼠阚①灯明。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注]①阚:看。哪些诗句表现了题目中的“寒”字?
诗人主要抒发了深切的思归之情,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请简单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寓意?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