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H国IT产业迅速发展,但该国的基本国情也使得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面临挑战。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a 2006-2008年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百万美元)
表b 2010年H国、世界平均受教育程度(%)
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属于
A.技术密集型 | B.劳动密集型 | C.资源密集型 | D.资本密集型 |
H国第三产业出现如图所示特点的可能原因是,该产业
A.发展速度在减缓 | B.劳动力素质较高 |
C.金融业比重较小 | D.提供就业岗位多 |
有学者提出H国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难以持续,其主要理由可能是该国
A.人口发展基数太大 | B.服务业发展到达顶峰 |
C.外资投入行业失衡 | D.高素质人口比重偏低 |
读2000-2010年中国乡村、城市及镇的迁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人口迁移特点是
A.乡村净转出人口中男性与女性数量相等 |
B.镇净转入人口明显多于城市净转入人口 |
C.转入城市的人口比转入镇的人口年龄段更集中 |
D.城市净转入人口和镇净转入人口的年龄结构一致 |
上述人口转移对城乡地区的影响是
A.延缓了乡村老龄化进程 | B.促进了乡村城镇化发展 |
C.缓解了城市劳动力不足 | D.促进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 |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以下问题。小明旅游的省是()
A.云南省 | B.海南省 |
C.贵州省 | D.广东省 |
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A.23°N, lOO°E | B.23°N, 120°E |
C.24°N, lOO°E | D.24°N, 120°E |
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 | 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
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 | 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
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物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民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 B.非洲以南→南海 |
C.南海→台湾海峡 | D.台湾海峡→青岛 |
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A.日出东南方向 |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
C.昼长较广州短 |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
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
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
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
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
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