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呼伦贝尔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 013-2 02。年)》中,被列为成长型资源
型城市。近年来,呼伦贝尔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
材料二 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是全国重点生态游开发区之一。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中国第四大湖、北方第一大湖。
(1)根据材料,分析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
(3)近年来呼伦湖湖泊水位不断下降,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堪忧。结合材料分析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3)请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是什么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
(4)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寿光是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发展蔬菜生产的?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山东省南部枣庄市所在的区域略图。
材料二 枣庄因枣而得名。红枣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光,好干燥,耐干旱。D地红枣果实大而甜,是全市唯一相对集中、产量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
(1)判断图示区域的最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分析D地红枣品质优良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及“甲、乙两地降水柱状和风力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炼油厂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上图,比较甲、乙两地冬夏季节风力大小,并分析原因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阅读有关渤海封冻问题的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海洋局2012年2月1日消息:渤海封冻面积已达2万多平方千米,超渤海总面积的1/3,预计未来几天冰情将进一步加重,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材料二 2012年2月1日4时渤海附近天气系统图(如图甲)
材料三 图乙为渤海等深线图(图a)及黄河入海相对水量统计图(图b)
(1)烟台号称“雪窝子”,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烟台冬季多雪原因。
(2)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黄河入海相对水量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3)分析图乙中M处海域的海水深度与渤海沿岸其他海域相比如何(大或小),并简述原因。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网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如图);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 mL的水。回答下列问题。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容器中的水量( )
A.透过草坪的多 | B.透过小石块的多 |
C.两者一样多 | D.没法比较 |
此实验模拟的是( )
A.水土流失 | B.植被的生态作用 |
C.温室效应 |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
2012年6、7月间,北京、河北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与该实验有关的是( )
A.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
C.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雨岛效应 |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