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径流入海水量季节分配统计,回答下列各题。
海域 |
入海径流量(108m3) |
入海径流量季节分配(%) |
|||
春 |
夏 |
秋 |
冬 |
||
① |
782.5 |
10.6 |
72.6 |
13.6 |
3.2 |
② |
4744.8 |
12.7 |
28.7 |
43.9 |
14.7 |
③ |
892.3 |
14.4 |
45 |
32.1 |
8.5 |
④ |
12173.2 |
22.9 |
39.3 |
27.5 |
10.3 |
代表东海的是
A.①海域 | B.②海域 | C.③海域 | D.④海域 |
不同海域的径流入海水量季节分配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雨带推移 | B.气温变化 |
C.流域面积 | D.补给类型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 |
B.城市人口集中,工厂、汽车、家庭炉灶大量消耗能量,产出的余热使城市平均温度高于郊区 |
C.城市生活垃圾较多容易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 |
D.城市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城市近郊应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 |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其主要原因是( )
①市区就业困难②大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下降③大城市环境恶化④老城区地价上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近几十年来,我国苏南地区的乡村城镇发展很快,这主要是因为( )
A.上海、苏州等城市的人口和企业大量迁往苏南地区 |
B.这里人口数量大,人口密度高 |
C.这里大量的矿产资源不断被发现和开发 |
D.这里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
现在,国内外许多城市实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是( )
A.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
B.让公交企业增加经济收入 |
C.抑制私人出租车的增多 |
D.扶持国有企业,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上海为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限制工业发展 | B.禁止外来人口迁入 |
C.控制中心区规模 | D.拓宽交通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