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时,Kw=1.0×10-12,该温度下测得0.1mol/LNa2A溶液的pH=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H2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2H++A2- |
| B.该温度下,将0.01mol/L的H2A溶液稀释20倍后溶液的pH=3 |
| C.体积相同,pH均为1的盐酸和H2A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产生H2较多的是H2A |
| D.将0.1mol/L的H2A溶液与0.2mol/L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是NH4+ |
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
| 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
| C.强电解质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
| D.强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时,有的能导电,有的不能导电 |
臭氧具有优异的杀菌、消毒功能。许多臭氧消毒柜通过电击空气中的氧气生成臭氧,在该过程中,电的作用是
| A.氧化 | B.还原 | C.催化 | D.提供能量 |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备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 + HbO2
HbCO + O2,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平衡常数K =c(O2)×c(HbCO)/[c(CO)×c(HbO2)] |
| B.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
| 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
| D.抢救时应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 |
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 + m Y(g)
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2 |
|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
|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
|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 |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略变浅 |
| B.在H2O2溶液中加入MnO2后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 |
| C.合成氨时及时将氨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
| D.打开汽水瓶,看到大量的气泡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