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一根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其结果不同,这说明( )
| A.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 |
| B.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 |
| C.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 |
| D.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 |
如图所示,在玻璃槽中装有水,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B在水面下的深度为18cm,向管内缓缓注入密度为1.2×103kg/m3的硫酸铜溶液,当塑料片恰好脱落时,玻璃管内液柱高度为( )
| A.18cm |
| B.15cm |
| C.12cm |
| D.21.6cm |
如图所示,四个形状不同、高度相同的密封容器都装满了同一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关于容器内液体对其底面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容器B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大 |
| B.容器A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小 |
| C.容器C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小 |
| D.四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
在研究液面下深度为h处的液体压强时,可以设想这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如图所示,设“平面”的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ρ,用压强公式就能求出该处的压强.若减小所选“平面”的面积S,该处的液体压强将( )
| A.增大 |
| B.减小 |
| C.不变 |
| D.无法判断 |
利用废弃饮料瓶可以研究液体压强的一些特点.小刚在饮料瓶周边不同高度,打了几个对称且相同的小孔,当瓶里装满着色的水后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表明在液体内部( )
| A.只在水平方向有压强 |
| B.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
| C.同一深度朝不同方向压强大小相等 |
| D.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
1648年,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有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
| A.水的深度 |
| B.水的体积 |
| C.水的质量 |
| D.水的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