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6m/s | B.6.25m/s | C.6.67m/s | D.7.5m/s |
如图所示,滑轮重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均不计。向上拉绳的速度是1.2
m/s,拉绳的力F是9N。由此可知()。
| A.物重是27N,物体的速度是0.4m/s. |
| B.物重是18N,物体的速度是0.6m/s. |
|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7N,物体的速度是0.4m/s |
|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8N,物体的速度是0.6m/s |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滑轮组都具备既省力又改变动力方向的优点 |
| B.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决定于动滑轮的个数 |
| C.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决定于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
| D.任何滑轮组都具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优点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由其中的动滑轮个数决定的 |
| B.剪刀实际上是两个杠杆的组合 |
| C.费力杠杆是不好的,实际应用中应当尽量避免使用 |
| D.不论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其轮心都相当于杠杆的支点 |
如图所示,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上升,所用的力分别是F1、F2、F3,则()。
| A.F1最大 | B.F2最大 | C.F3最大 | D.三个力一样大 |
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原因是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先把物体放在左盘称得质量为m1,再把物体放在右盘称得质量为m2,该物体的真实质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