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十二五”期间,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成效显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增长,收入分配差距也在缩小。2014年,代表全国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469,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从2010年到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3.23倍缩小到2.75倍,行业收入差距也有缩减。与此同时,收入分配格局也得明显改善。2014年与2010年相比,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20年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改革取得进展的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这是全会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人民意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提出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的原因。8分

2012年是我国的换届选举之年,根据宪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的规定,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
这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这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据有关部门统计,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千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参加这次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9亿多人,参加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数亿选民通过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的什么政治现象?2分
(2)假如你在本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中当选人大代表,你将如何履行代表职责?8分

2011年6月5日,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分别从企业和消费者角度为发展低碳经济,推广低碳理念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图1“十一五”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图
表1 “十一五”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增长表(单位:亿元)

年份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三农”支出
3397
4318
5955.5
7253.1
8183.4
教育支出
538.33
1076.35
1603.71
1981.39
2159.9
医疗卫生支出
138.03
664.3
826.8
1273.21
1389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023.03
2302.36
2743.59
3296.67
3582.25

注:2010年数据为中央财政预算支出。
材料二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二五”将补齐六大民生短板:
(1)补齐政府保障短板 为民提供公共产品。
(2)补齐收入分配短板 居民收入与同增长。
(3)补齐住房民生短板 保障房政策将“落地”。
(4)补齐医疗卫生民生短板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5)补齐教育民生短板 促进公平是核心。
(6)补齐民生立法短板 民生权法制化。
(1)说明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我国政府努力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

回眸“十一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即将开启的“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上半年
财政收入
18.5
24.24
31
23.1
11.7
30.8
城镇居民
可支配收入
10.33
12.09
17.24
14.47
8.83
13.63


材料二 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十二五规划强调的“四个更加注重”。
(1)请你分析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针对图表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请运用经济学的知识辨析。
(3)“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靠财政,据此回答我国国家财政在经济生活中有何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