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互联网+”的经营方式,通过“在线交易”,从过去紧町煤炭、钢铁等重点物质,到全面服务零散货物运输,从只做站到站的运输环节,到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信息等一条龙服务,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一做法
①优化了货运商品结构,提高了货物运输效率
②适应了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货运需求的变化
③能够发挥现代科技作用,降低货物运输成本
④将推动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理具有客观性意味着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 |
B.真理和谬误之间绝对对立 |
C.“有用”就是真理 |
D.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
2014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介绍了“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取得的实践成就,说明“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这表明()
①“一国两制”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性认识能够精准应验发展的事实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下列与爱尔兰这句谚语所体现的生活与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②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③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A.③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但是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我国的经济增速,2011年为9.3%,2012年为7.8%,2013年为7.7%,2014年为7.3%。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
①由于主体的方法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②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彼此没有绝对的界限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因主体实践经历而不同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