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闭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标志着这一关系亚投行能否顺利开张的法律协定已获我国立法机构批准,向最终生效迈出关键一步。与既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相比,中国从过去的参与者成为了组织者,这将对重塑中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中的新角色产生深远影响。从经济的角度看,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培育“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新优势
②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
③表明中国同有关国家存在着共同利益,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有利于转移国内过剩的产能,促进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构建者和推动者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意识与物质同时产生
②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③意识内容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于人脑
④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④⑤ | D.③④⑤ |
水往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灌溉农田,供人使用。这表明()
| A.人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
| B.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 C.人可以创造规律,但不能消灭规律 |
| D.人可以创造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
下列关于物质、运动、规律三者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 |
|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
|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 D.世界是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不存在绝对静止的事物 |
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于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
| A.永恒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 B.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
| C.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 D.暂时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自然界
②法律、法规
③生产方式
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⑤路线、方针、政策
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⑥ | C.①②③④⑥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