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M、P两端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阻值为r的金属棒ab垂直导轨放置,其他部分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t=0时对金属棒施一平行于导轨的外力F,金属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下列关于穿过回路abPMa的磁通量Φ、磁通量的瞬时变化率、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q以及a、b两端的电势差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在探索生命起源的研究中,美国科学家米勒设计了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该装置的烧瓶中模拟原始大气成份,充入甲烷、氨、水蒸汽、氢等气体,连续进行火花放电,最后在U型管中检验出有氨基酸生成.
(1)火花放电为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创造了条件,其作用是( )
A.通过电场将气体电离或断开化学键
B.通过电场使气体分子加速碰撞
C.提供能量使气体分子能级增大
D.火花放电发出的光,加速化学反应
(2)U型管相当于(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 D.原始生物圈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B,用绝缘丝线悬挂于O点,球心与O点相距l.在O点正下方有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A固定不动,A的球心到O点距离也是l.改变A球带电量,B球将在不同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当A球带电量为Q1,B球平衡时的丝线拉力为T1,如A球带电量增加一倍,B球平衡时丝线拉力为T2,则有( )
A.T2>T1 | B.T2<T1 |
C.T2=T1 | D.T2=T1=mg |
如图所示,三个点电荷q1、q2、q3固定在一直线上,q2和q3的距离为q1与q2距离的2倍,每个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由此可以判定,三个电荷的电量之比q1∶q2∶q3为( )
A.-9∶4∶-36 | B.9∶4∶36 |
C.-3∶2∶-6 | D.3∶2∶6 |
如图所示,两种细线挂着两个质量相同小球A、B,上、下两根细线中的拉力分别是TA、TB.现使A、B带同种电荷,此时上、下细线受力分别为T’A、T’B,则( )
A.T’A=TA,T’B>TB B.T’A<TA,T’B>TB
C.T’A=TA,T’B<TB D.T’A>TA,T’B<TB
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1∶7,相距为r,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它们间的库仑力可能为原来的( )
A.4/7 | B.3/7 | C.9/7 | D.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