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
B.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DNA |
C.上清液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
D.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起作用的是DNA |
在果蝇细胞中,由G、C、U3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2个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则X、Y、Z分别是()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后期
B.6;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后期
C.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后期
D.3;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后期
某多肽,经测定其分子式是C21HxOyN4S2。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 天门冬氨酸(C4H7NO4) 丙氨酸(C3H6NO2) 半胱氨酸(C3H7NO2S)亮氨酸(C6H13NO2)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多肽水解后能产生2种必需氨基酸 |
B.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
C.该多肽在人的消化道中被完全消化至少需要2种消化液的参与 |
D.控制该多肽合成的mRNA上至少有3种不同的密码子(不考虑终止密码) |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则②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
B.若X表示第一营养级拥有的能量总量,则①可能代表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增加 |
C.若X表示ATP,则①可能代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胆固醇 |
D.若X表示新物种,则②可能代表地理隔离 |
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粉状硫 10g |
K2HPO4 4g |
FeSO4 0.5g |
蔗糖 10g |
(NH4)2SO4 0.4g |
H2O 100ml |
MgSO4 9.25g |
CaCl2 0.5g |
|
Ⅰ |
+ |
+ |
+ |
+ |
- |
+ |
+ |
+ |
Ⅱ |
+ |
+ |
+ |
- |
+ |
+ |
+ |
+ |
Ⅲ |
+ |
+ |
+ |
+ |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D.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
B.克隆多莉羊 |
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 |
D.桦尺嫂体色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