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倍体小麦与二倍体黑麦可杂交得种子(F1),种子萌发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芽尖,待其开花后自交得到八倍体小黑麦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
B.F1是一个含四个染色体组的新物种 |
C.该过程说明不经过地理隔离也可形成生殖隔离 |
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下列关于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糖、葡萄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体内共有的单糖 |
B.葡萄糖、果糖、蔗糖均为还原性糖 |
C.糖类和脂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 |
D.固醇包括了脂肪、性激素、维生素D |
将玉米种子分别置于20℃、30℃的培养箱中培养4天,然后分别取其等量的萌发的种子制成提取液1和2。在A、B、C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然后依次分别加入等量的提取液1、提取液2和蒸馏水,40℃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三支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置于60℃水浴中加热,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结果应为
A.A试管呈蓝色,B试管呈砖红色,C试管呈砖红色
B.A试管呈无色,B试管呈砖红色,C试管呈无色
C.A、B试管均呈砖红色,B试管颜色稍深,C试管呈蓝色
D.A、B试管均呈砖红色,A试管颜色稍深,C试管呈无色
图中①~④表示的是生物体内4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和④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 |
B.②中也含有与a类似的结构 |
C.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 |
D.没有③时,细胞仍能合成① |
如图为人体内元素、化合物及参与生理过程、方式途径之间的联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35S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一段时间后A、B、C中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B.图中④可表示代谢过程,白化病是基因通过③方式控制生物性状的具体体现
C.分裂间期A明显增多,分裂期B明显增多
D.图中①、②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染色体都是棉花叶肉细胞的细胞结构,它们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A.都具有蛋白质和核酸 |
B.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 |
C.核酸组成单位种类相同 |
D.都含有磷脂双分子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