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鼠源单克隆抗体用于疾病的治疗时。易发生不良反应,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单克隆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不良反应小、效果更好的单克隆抗体。请回答:
(1)鼠源单克隆抗体是将经过免疫的小鼠__________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筛选出___________的杂交瘤细胞,并通过体内或体外培养生产的抗体。
(2)动物细胞融合常用___________诱导,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加入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将其置于95%空气加5%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拼接用到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禁止生殖性克隆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关于动植物生理活动调节方面的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回答问题。
材料1:20世纪20年代起,温特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测得玉米胚芽鞘生长素的侧向再分配如下图所示。

材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利用气相一质谱等物理化学法测得向日葵下胚轴、萝卜下胚轴和黄化燕麦芽鞘的生长素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向日葵、萝卜和燕麦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器官
实验数
IAA分布%
测定方法
向光一侧
背光一侧
黑暗处理
黄化燕麦芽鞘
3
49.5
50.5
50
分光荧光法
3
51
49
48
免疫法
绿色向日葵下胚轴
5
50.5
49.5
50
电子俘获检测法
绿色萝卜下胚轴
3
5l
49
45
电子俘获检测法


(1)材料l说明,生长素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生长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所以胚芽鞘向光性生长。
(2)材料2的黑暗处理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是否支持材料l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材料2的学者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应该是
材料3:下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

(4)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进入,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5)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6)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分析回答有关生物工程中的问题:
日本下村修、美国沙尔菲和美籍华人钱永健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实验中是做为________基因。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限制性内切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I切割所形成的黏性末端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___
(3)如果将切取的GFP基因与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用数字表示):_______ ___
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修饰(合成)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
(5)在培养重组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含有_____________、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
(6)以上培育过程中应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答出三项)。

分析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研究人员进行了 “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请回答:

(1)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中___
_和________更高。
(2)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___________________。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塞,试管苗的光合速率将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无糖培养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分析回答有关生物进化中的问题:(共8分)
下表为几种生物在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上与人的差异比较,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生物
氨基酸差别
生物
氨基酸差别
黑猩猩
0
金枪鱼
21
猕猴
1
鲨鱼
23
袋鼠
10
天蚕蛾
31

11
小麦
35

12
脉胞菌
43

13
酵母菌
44
响尾蛇
14



(1)细胞色素C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蛋白质,据此可知细胞色素C主要分布在真核生物细胞的 (细胞器)中。
(2)通过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试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此表,用流程图表示陆生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4)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适应辐射”现象是
的结果。“适应辐射”现象说明生物进化具有的规律。
(5)现代综合进化论是基因学说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综合。根据你的理解,现代综合进化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共同观点是:

分析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问题:
高脂血症是心脏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某医疗研究所针对脂质代谢中出现的两类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和发生心脏病的风险提供了一组指引数据。请回答以下问题:
表1高密度脂蛋白与心脏病相关度

水平mg/dL
解释
<40
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患上心脏病的几率很高
40—59
中等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60
最佳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很低


表2低密度脂蛋白与心脏病相关度

水平mg/dL
解释
<100
最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患上心脏病风险很低(但不是零风险)
100—129
接近最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130—159
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边缘
160—189
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190
非常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患上心脏病的最高风险


(1)LDL和HDL主要携带的是哪类血脂?
(2)高脂血症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
(3)同样是脂蛋白成分,为何LDL和HDL的水平对于引发心脏病的风险差异如此之大?
(4)高血脂常常会产生血压增高的现象,需密切关注。下图为左心室与其相连接的主动脉局部示意图,A图心室收缩射血时,正常情况下收缩压不至于非常高,主要是因为(该现象会随着血脂的显著增高或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也正是这一原因产生了B图心舒张时的现象,请予以描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