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蟑螂是一种大家比较熟悉而又厌恶的动物,白天躲藏起来晚上出来活动,经常来往于饭菜和很脏的下水道之间,易传播细菌,是人们想方设法要消灭的昆虫.
(1)有人作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蟑螂生活的白天变成黑夜,黑夜变成白天,一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蟑螂在 图的环境下活动,尽管此时实际上是白天,该实验证明蟑螂的生物钟随着环境的变化被拨快了12小时,本实验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叫 .
(2)蟑螂白天躲藏起来晚上出来活动的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发生看属于 行为(填“先天性”或“后天性”),这种行为是由 决定的,根据蟑螂的行为特点我们消灭蟑螂应该在 进行(填“白天”或“晚上”)
下图模拟的是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球代表的是 ,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
(2)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变大,这模拟气的过程。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胸廓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变小,于是气体进入肺。
(3)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 的气体交换。
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口腔部的消化腺[ 1 ]是 ,它分泌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
(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3 ],它能分泌____ ___。
(3)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10 ],其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三大类营养物质中,在此开始被消化。
(4)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13 ],经过此处消化和吸收后的食物残渣将推入[ 12 ],最后粪便通过 [ 14 ]排出体外。
图示女性生殖器官,并表示受精、受精卵发育和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1)图中[ C ]是 ____ ____它能产生_________ 和分泌 _;
(2)男性性器官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在[]、 ________处相遇受精完成;受精卵分裂后形成的胚泡慢慢移动到子宫中,最后植入[ ]、。
(3)胚胎发育成胎儿后,最后通过_________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
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36.7%。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请结合图示和学习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课间休息,进行远眺,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在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下图结构[1]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
(2)远眺能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因为它的物像落在[7]视网膜上,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9]的传导在_____________形成视觉。
(3)小明的妈妈是单眼皮,爸爸是双眼皮,小明是单眼皮。那么小明的爸爸、妈妈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且是女孩的几率是________。
(4)小明的妈妈在医院做了双眼皮手术,属于__________变异。
(5)小明的学校为进行感恩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小明进入影院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眼球的[] 变大。
根据学习的生物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a过程进入循环系统被人体利用,经a过程后血液中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c出肺时,肋间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理过程e中,___________进入血液。
(4)图二中的b代表某器官,a、c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若c管流动的是动脉血, 则b不可能代表_______。
A.肺部 | B.左心室 | C.肾小球 | D.大脑 |
(5)上述生理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主要是_________的调节下,各器官和系统共同协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