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 |
B.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
C.淀粉、糖元、纤维素是提供能量的生物大分子 |
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
尿嘧啶核糖核苷(简称尿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如果选用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几小时后检测小肠绒毛,整个小肠黏膜层上均有放射性出现。推测下列与之密切相关的过程是
A.DNA复制 |
B.转录 |
C.翻译 |
D.逆转录 |
关于下图所示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③部位 |
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 |
C.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 ![]() |
D.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 |
下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
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 |
C.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 |
D.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 |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则该细胞至少是处于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
A.第一次 |
B.第二次 |
C.第三次 |
D.第四次 |
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若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分子上含有A、G、C、T四种碱基
B.若脱氧核苷酸的分子量为X,则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片段的分子量至少为(6x-108)(m+n)+36
C.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那么丙的结构一定会受到影响
D.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m+n-1个肽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