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这说明英、法、德三国
| A.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 B.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
| C.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 D.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
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中俄形成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
| 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 |
| C.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
下列关于“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冷战”是美苏两极对峙的产物 |
| B.北约成立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
| C.60年代初“冷战”重心转移到美洲 |
| D.“冷战”使世界各国避免了战争的威胁 |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
| B.伏尔泰彻底否定了君主制 |
| C.卢梭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
| D.启蒙运动直接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
| A.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 B.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准则 |
| C.贯彻自由贸易理论 | D.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
从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反封建性 | B.民主性 | C.普选制 | D.法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