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通过选举护民官制约元老院,既能以高度集中的方式清晰表达平民的意志,又能以职位之力发挥‘审核法律的理性’,明智评价贵族的政治主张。因此护民官制度的建立本身便显示了十二铜表法赖以出现的公法背景,意味着‘平民运动’的走向不是革命,而是法治。”这旨在强调( )
A.罗马法制定的制度因素 | B.平民与贵族实现权力制衡 |
C.贵族丧失立法主导地位 | D.平民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 |
1810~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近九倍,成为世界第四号工业强国。但在1860年,一位资深经济观察家说:“We should have done better。”这位观察家的言论主要针对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什么问题
A.美英矛盾尖锐,英国技术封锁 | B.政府干预过度,影响移民流入 |
C.南方离心倾向,国内市场狭小 | D.一味学习外国,缺乏技术创新 |
下列对19世纪末的英国、法国和美国三大强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发展速度不同 |
B.垄断已成为国家生活的基础 |
C.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 |
D.都积极参与对欧洲霸权的争夺 |
体制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罗斯福新政和中国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是20世纪经济制度改革创新的典范,其共同之处在于 ( )
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B.都削弱了国家计划指令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
C.都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D.都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
大国崛起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制度或体制上的创新。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两党制 | B.联邦制 | C.总统制共和制 | D.资本主义制 |
美国国旗的演变是美国大国崛起的一个缩影,它由最初的13条13星演变成今天的13条52星的过程,反映了美国()
A.政党政治的变化过程 | B.对外政策的演变过程 |
C.领土扩张的过程 | D.民族关系的演变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