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
A.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
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
C.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
D.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1962年农业生产状况表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B.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十年“文革” |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很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 |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 D.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 |
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 )
A.赫鲁晓夫时期 | B.勃列日涅夫时期 | C.安德罗波夫时期 | D.戈尔巴乔夫时期 |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60年代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
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
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
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 |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 | B.企业国有政策 | C.粮食税 | D.劳动义务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