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当统一的德国出现在世人面前时,仍然让整个欧洲大为吃惊。原本四分五裂的心脏地带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欧洲的权力中心从巴黎转到柏林,德国在大国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英国并不欢迎这个新崛起的中欧强国。在德国统一前,英国一直是普鲁士的盟友。可是在法国即将战败之际,英国保守党领导人索尔兹伯里就提出,英国不能消极中立,要阻止德国获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在新帝国成立后不久,英国首相迪斯雷利就作出了反应,他在下院说:“这场战争(普法战争)意味着德国的革命,它的政治影响比上个世纪的法国大革命还要大……你们正面临一个新的世界,正在产生新的影响,有些新的,尚辨认不清的目标和危险需要应付,这样的事情目前看来还处于朦胧状态而少有人知,……但是,欧洲已经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力量平衡已经彻底被破坏了。”
俄国也不欢迎德国的强大。俄国一直以普鲁士的保护者自居,视普鲁士为俄罗斯的小朋友,而现在随着德国的强大,德国已经与俄罗斯平起平坐。如果德国一直以这样的趋势发展,德国将取得欧洲大陆霸权,若如此,那俄罗斯在欧洲大陆的地位将一落千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俄罗斯也是一个处于欧洲大陆边缘,对欧洲大陆施加强大影响的国家,它不能容忍其他大国称霸欧洲大陆,因为那样的话,俄罗斯就成为一个边缘化的国家。德国的强大会造成奥匈帝国向德国靠拢,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那么,俄罗斯在争夺巴尔干时会陷于孤立。俄罗斯逐渐从德国传统的反法盟友转变为法国的支持者。大国中只有奥匈帝国对普鲁士统一德意志逐渐显示出善意。
——摘编自周旭东《德国崛起后为什么未能及时融入国际社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与俄国不欢迎德国崛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崛起后的德国未能融入国际社会的教训?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日本的对外扩张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二 经过对建国50多年正反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2002年9月,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子。”
(1)材料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是指什么?
(2)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结果如何?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不得照抄原文)分别概括这两个时期影响中共关于工业化道路认识的主要国际因素?

产生于19世纪的铁路交通在近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铁路交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人类交通运输的革新,而且在许多方面都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史蒂芬孙,他首先利用一辆机车把数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每小时14哩的速度行驶31哩,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38年,英国已拥有500哩铁路;到1850年,拥有6600哩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00哩铁路。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据材料一,分析铁路运输业在英国诞生的条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830年到1870年,英国铁路运输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后半期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偿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城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治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竟胜。
—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根据材料概括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8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1月31日,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图),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2004年9月,西班牙发生不法分子焚烧华商鞋店事件(图)。有人打出标语:“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

——摘自新浪网
材料三: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四:(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有一个词开始走红:既得利益。……据说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指的是病假工资、子女补贴费、对不当解雇的保护、失业救济金、国家创造就业机会、每周5天工作制、每年30天法定休假,……1996年4月出台的政府施政纲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为了增长和就业》。科尔和他的部长们现在开始剥夺这些既得利益,全面削减各种社会福利和工资。……(这些政策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德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变得愈来愈昂贵了,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
——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相同问题是什么?
(2)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请结合明清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史实,各举一例说明我国加入WTO的历史必然性。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如何?为此,当时德国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措施?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类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的冲击有何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