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
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 |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
据研究,自明初到清末的500余年间,尽管全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其根源在于()
A.君主专制的强化 |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C.闭关锁国的政策 | D.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 |
清代帝王尊礼朱熹,认为孔孟之后,只有朱熹“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经今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功劳“最为弘巨”。这表明清朝统治者()
A.认为朱熹对儒学的弘扬超越了孔孟 |
B.融合满汉文化以实现民族同化 |
C.沿袭前代文化政策以维护统治秩序 |
D.弘扬理学并使之处于独尊地位 |
下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高中版)”部分目录。征集到部分修改意见,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①带有明显阶级斗争烙印,应该删除部分子目
②资本主义萌芽是史学争议话题,根本不存在,应慎选
③增加社会生活和习俗,以利于全面了解明清社会风貌
④增加同时代外部世界演变的史实,形成历史的整体和全局认识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④ |
“魏晋名士”是一个“尚通脱”的惊世骇俗群体,他们独立特行而随情任性、无拘无束而逍遥自在、恣肆癫狂而独得其乐。下列哪句话会得到他们的推崇()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B.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 |
C.“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综合下表中的信息,可以看出西汉时期()
①封建国家对农民征收的赋税以田亩税为主
②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③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较强
④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大量存在
A.②③ | B.①②③ | C.①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