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称
中方统计
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
歼灭日军1000余人
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
毙伤日军5万余人
伤亡3.2万余人
百团大战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B.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C.西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D.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C.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手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一位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是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民主共和制

学者钱乘旦在其著作中说,在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体系下,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在这个阶段上,社会进入全方位变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官僚化;社会方面的世俗化、城市化;文化方面的商业化、大众化……”。下列现象发生在作者所说的“这个阶段上”的是

A.光荣革命、《人权宣言》、费城制宪会议
B.奥斯曼帝国扩张、印度莫卧儿王朝建立、中国满清入关
C.宪章运动、社会主义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
D.工业生产比例降低、主权概念正在发生变化、妇女地位大大提高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