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
A.西周 | B.秦朝 |
C.宋朝 | D.清朝 |
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來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
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
A.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
B.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
C.有限度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军事、民用工业 |
D.对封建制度实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和革新近代化是 |
近代自然经济之所以“瓦而不解”,有人总结,是因为地主“不会废”,资产阶级“没想废”,农民“没废成”,无产阶级“没废完”,帝国主义则说,“废他个啥!”这里的“废”是指废除( )
A.封建土地私有制 | B.封建土地国有制 |
C.农民土地私有制 | D.土地买卖制度 |
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
A.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 |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C.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
D.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
如图为在法国取得发明专利的“汽马”。这项发明出现的前提是( )
A.马的驯养与使用 |
B.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
C.电的发明与使用 |
D.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