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 B.秦朝 |
C.宋朝 | D.清朝 |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
B.都是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 |
C.都曾经产生了积极作用 |
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
东盟切实加强政治协商和经济合作新阶段的标志是
A.1967年曼谷会议的召开 |
B.1976年巴厘岛会议的举行 |
C.1999年东南亚国家全部加入 |
D.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 |
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
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
C.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 |
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纽约股票价格的暴跌 | B.资本主义市场与消费的矛盾 |
C.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
B.余粮征集制是征集农民手中一切粮食 |
C.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
D.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