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
|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
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最终以沉船上发现的瓷盘碎片(下图)确定了该船只的身份。据此获取的信息是
| A.制瓷技术的高度发达 |
| B.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 |
| C.洋务运动的历史见证 |
| D.甲午战争的中国惨败 |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
| 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
|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 |
明代户部尚书丘浚主张,“市者,商贾之事。官不可与民为市,非但榷(专卖)盐一事也。大抵立法以便民为本,苟民自便,何必官为。”该言论侧面反映出明代
| A.私人市场自由 | B.自然经济解体 |
| C.法律观念浓厚 | D.商品经济繁荣 |
《后汉书·西域传》载:其(大秦,即古罗马)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古罗马)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越南海路)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是中西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海上丝绸之路从此开辟 |
| B.罗马共和国与东汉帝国并峙东西 |
| C.大秦遣使旨在传播基督教 |
| D.西亚在陆上丝绸之路中地位重要 |
《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依据该条约,下图属于中国管辖的领土包括()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