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
| 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
|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 D.人性解放的渴望 |
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
| A.泉州 | B.扬州 | C.上海 | D.广州 |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
|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A.④①②③ | B.④①③② | C.④②③① | D.②④③① |
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
|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
|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
|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而不录。”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 )
| A.反对 | B.赞同 | C.听其自然 | D.主张适当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