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 A.强调国家垄断,反对私人竞争 | B.强化国有企业,发展公有经济 |
| C.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 D.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
“(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
|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 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下图是太平天国时期颁行的改革内政的方案封面,下面对该封面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颁行该方案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 B.它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尚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束缚 |
| C.该方案从理论上否定了《天朝田亩制度》 |
| D.该方案的颁行表明太平天国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
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 A.外国已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
| C.中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进 |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
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纷纷设立,发展情况见下图(通商口岸洋行数量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加速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②清政府企图加强对外贸的控制
③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④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 |
城镇人口(万人) |
农村人口(万人) |
| 1620 |
300 |
1700 |
| 1850 |
720 |
2880 |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