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了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
A.报童在街上叫卖 |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
C.人们用手机相互问候 | D.西装革履的男子在吃西餐 |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导致下表1921—1925年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 |
1921 |
1923 |
1925 |
粮食产量(亿普特) |
23. 13 |
34. 55 |
44. 24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体制的推动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观原因是()
A.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 B.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 |
C.国内各种矛盾尖锐 | D.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
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是()
A.康有为 | B.谭嗣同 | C.孙中山 | D.梁启超 |
人们把在争取自己国家民族解放和独立过程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称为国父,华盛顿被誉为“美国国父”,凯末尔被誉为“土耳其国父”,甘地被誉为“印度国父”,那么被誉为“中国国父”的是()
A.习近平 | B.毛泽东 |
C.邓小平 | D.孙中山 |
下图这一历史史实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哪一思想的实现?( )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主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