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材料二:只要和平有望,仍不放弃和平的谈判。即使被逼得进行全面自卫抗战,也仍然是为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统一。
──周恩来《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2)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3)当时进行的和平谈判有希望吗?为什么?
(4) 对此,中共做出了什么决定?为什么?
填图题(每点1分,共5分)
1、观察左上图,将下列地点的字母填入相应方框中。
A、举行开国大典的地方 B、1951年和平解放的地区
2、观察右上图,将下列地点的字母填入相应方框中。
A、签停战协定地方—板门店 B、朝鲜的平壤 C、中朝边界—鸭绿江
(12分)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位皇帝的名言?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该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3)该皇帝和他的后继者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分别设立了哪两个管辖机构?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1)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什么太平盛世?
(3)试举一列说明为实现此盛世该皇帝采取的治国措施
(14分) “ 十年寒窗无人问,金榜题名天下知。”
(1)材料中的“金榜提名”指的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什么重要制度?该制度首创于哪个朝代?(4分)
(2) 请列举对该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唐朝皇帝。(4分)
(3) 该制度的创立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请回答:
(1)请问诗中“此河”指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修建的什么河?
(2)如果一位东北米商想要借助此河从北往南运粮食,他的船将会先后经过“此河”的哪四段?
(3)“此河”的修建对隋朝及后世最大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