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ΔH<0。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I、II、III,在I中充入1mol CO和1 mol H2O,在II中充入1 mol CO2和1 mol H2,在III中充入2 mol CO 和2 mol 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不相同 |
B.容器I中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 |
C.容器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III中 |
D.容器III中CO 的浓度比容器II中CO浓度的2倍还多 |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①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H2S水溶液)酸性强 ②HCl的稳定性比H2S强 ③相同条件下,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 ,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酸性强弱:硫酸<高氯酸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某元素的一种核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35Cl原子组成X35Clm分子,则ag X35Clm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A-N+17m) mol | B.(A-N+17m) mol |
C.(A-N) mol | D.(A-N) mol |
反应4A(g)+5B(g)=4C(g)+6D(g)在0.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内A减少了0.90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A.v(B)=0.075mol/(L· s)B.v(A)= 0.030mol/(L ·s)
C.v(C)=0.040mol/(L· s) D.v(D)=0.060mol/(L·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A.①③⑥ | B.②④⑥ | C.②③④ | D.①③⑤ |
下图是锌片和铜片在稀硫酸中所组成的原电池装置,c、d为两个电极。下列有关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的过程中,d电极上产生气泡 |
B.电池工作时,溶液中SO42-向d移动 |
C.c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
D.电池工作的过程中,溶液中SO42-浓度基本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