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15次大阅兵,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天安门阅兵,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有外国首脑出席的阅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个别国家认为此次阅兵就是军事演习,是“秀肌肉”,是震慑周边国家,制造紧张局势。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阅兵是古今中外一种传统的军事仪式,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威、扬军威的最好方式,所以目的就是“秀肌肉”
②和军事演习相比,阅兵起到的震慑作用虽然是间接和有限的,但主要目的是借纪念而进行的威慑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阅兵绝不是“秀肌肉”和震慑周边国家
④主权国家有独立权、自卫权。阅兵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完全由我国自主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期有很高死亡率的埃博拉疫情在非洲肆虐。根据目前的调查,埃博拉病毒很可能是因动物携带的病毒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人体造成的。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A.人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B.人最终能战胜自然
C.人要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D.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因为()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B.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C.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实现
D.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实践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刻理解从改革开放成功实践中总结出的最重要经验,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加以实际运用。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的发展深于人的认识需要 B.改革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方向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表明的哲理是( )

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B.规律是客观的
C.规律是可以认识利用的 D.规律与人相互制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