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10个省(黑、吉、辽、冀、豫、苏、皖、赣、湘、鄂)。读“10个省耕地及粮食生产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粮食生产集中布局的优点,不正确的是
| A.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
| B.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
| C.利于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
| D.利于农药和化肥的集中高效使用 |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形势严峻,为确保耕地红线(保有量不低于18 亿亩)应
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 A.禁止建筑、交通、城市建设等占用耕地 |
| B.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减少受灾耕地面积,复垦荒地、废矿区等 |
| C.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扩大蔬菜、瓜果等种植面积 |
| D.逐渐取消生态退耕 |
读“1995年与2005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问题。
与1995年相比,2005年我国人口
| A.15岁以下人口比重增加 |
| B.15岁以下人口比重基本没有变化 |
| C.60岁以上人口比重在增加 |
| D.60岁以上人口比重在减少 |
2005年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更接近
| A.印度 | B.法国 | C.阿根廷 | D.埃及 |
该图为某地农业布局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 B.种植园农业 |
| C.大牧场放牧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该地农业生产特点是
|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
| B.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
| C.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
|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
该表是某年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分析完成问题
表中显示人口流动特征是
| A.城市到农村 | B.城市到城市 | C.农村到农村 | D.中西部到沿海 |
人口流动的原因主要是
| A.政治因素 | B.经济因素 | C.资源条件 | D.自然灾害 |
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淮阴游客到南京旅游,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 B.国内人口迁移 | C.省内人口迁移 | D.人口流动 |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问题。
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 A.黄河三角洲 | B.长江三角洲 | C.珠江三角洲 | D.太湖平原 |
该农业的好处是
| A.可以少占耕地 |
|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
| C.可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
| 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
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土壤 | B.水源和土壤 |
| C.水源和气候 | D.地形和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