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量、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上游来水减少 B.水库库容逐渐变小
C.库区水污染加剧 D.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

1997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水库库容变小
C.水库清淤 D.水库拦截率高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A.0.11万km2
B.1.1万km2
C.11万km2
D.110万km2

该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问题。

“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问题。

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位于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丁地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雨天多,云雾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少

该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的点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四个观测站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高度可能为

A.1500米 B.2000米 C.3200米 D.4500米

2011国庆黄金周,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南省武陵源风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逾63万人次,读“武陵源风光邮票图”,回答问题。

武陵源石英砂岩(由95%以上的石英碎屑组成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成因是
① 地壳上升运动  ② 地壳下沉运动   ③ 流水沉积作用   ④ 流水侵蚀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该地区的岩石类型(按照成因分类)、气候类型、典型植被类型依次是
①沉积岩    ②变质岩③岩浆岩
④热带季风气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⑥温带季风气候
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⑨温带落叶阔叶林

A.②④⑨ B.③⑤⑧ C.①④⑦ D.①⑤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