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下面文段中无标点部分加上标点。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二羸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选自《清代名人轶事》)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1、翻译
(1)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译文:
(2)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译文:
2、孟子在文中提出了什么主张?
白圭①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①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②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孟子•告子下》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
(2)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2、 孟子在文中提出什么观点?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下1~2题。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注]:容光:水的空隙。
1、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2)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2、孟子说的“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学习道理?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2)题。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孔子有怎样的富贵观?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先正名,理由是什么?请简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