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诗经·王风·黍离 (东周某士大夫作)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①黍离:《毛诗序》认为“《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②黍:黍子,果实为小米。离离:繁茂。稷:高粱。③行迈:行走。靡靡:行走迟缓的样子。④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安。⑤穗:穗子。⑥噎:郁结而气逆不能呼吸。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写诗人看到眼前景,行走迟缓,心神不定。“靡靡”和“摇摇”两个叠音词把诗人步履迟缓、心神不定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
B.“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译为“不了解我的人,问我寻找什么”;“此何人哉” 译为“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
C.由《黍离》表达的对故国衰亡的悲情被称为“黍离之悲”,用来表达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离骚》、《书愤》就表达了“黍离之悲”。
D.《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中的“宗周”指西周王朝;“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中的“宗周”指西周都城镐京。

《诗经》篇章中的起兴句,有的只是“兴”,有的是“兴中有比”,请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④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⑤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A.①③④只是“兴”,②⑤“兴中有比”。
B.①③④⑤只是“兴”,②“兴中有比”
C.①④只是“兴”,②③⑤“兴中有比”。
D.①②④只是“兴”,③⑤“兴中有比”。

填空。
(1)从所选题材角度看,本诗是一首     诗。
(2)在章法结构上,本诗采用了     的形式。
(3)本诗和《氓》一样,都用到了“赋”的表现手法。《氓》中写氓开始追求女主人公,“          抱布贸丝。”女主人公登上垝垣,向复关遥望,“不见复关,         。”婚后氓变心,“          二三其德。”
联系全诗看,作者为什么要从写“彼稷之苗”开始,接着写 “彼稷之穗”,最终写“彼稷之实”?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诗词,回答小题
溪桥晚兴
郑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③ 杜鹃:又称布谷鸟、子规,惯作悲啼,常引人伤感。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运用哪种手法,请结合诗歌分析。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癸酉春社
王炎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只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注:王炎生于公元1138年,到癸酉年(1213年)已经七十五岁。
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本词的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是 ,孟浩然与 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2 分)
(2)结合全诗,赏析“松月夜窗虚”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请分析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4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题。
江夏别宋之悌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注】①宋之悌因事被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设宴送之。②谷鸟:山中或水边的鸟。
“兴在一杯中”的“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颈联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请赏析颔联中“生”“满”两字的妙处。
对尾联中诗人表现出来的心态,有人认为是焦急,有人认为是平和。你认为是哪一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