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 B.乙山为断块山 |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 D.地形主要为山地 |
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读图,完成问题。班加罗尔是印度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其主要的工业类型和分布组合正确的是( )
A.技术导向型工业—c | B.技术导向型工业—b |
C.市场导向型—c | D.原料导向型工业—b |
下列关于该区域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部海域处于繁忙的海运线上 | B.该区域人口密度较小 |
C.印度教、佛教的发源地 | D.甲地分布有黑色人种 |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最深11.5米;最小面积是2700~3000平方千米,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据此回答问题。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
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
D.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东南 |
湄公河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产品商品率高 | B.机械化水平高 |
C.科技水平高 | D.劳动生产率低 |
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 B.高原山地气候 |
C.温带大陆性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 B.德干高原北部 |
C.阿拉伯海沿岸 | D.地中海沿岸 |
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
A.中亚 | B.南亚 | C.西亚 | D.东南亚 |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问题。
项目 地区 |
垦殖指数(%) |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 |
||
1950年 |
2000年 |
1950年 |
2000年 |
|
亚洲 |
14.7 |
17.5 |
0.31 |
0.14 |
欧洲 |
31.3 |
28.8 |
0.38 |
0.27 |
北美洲 |
12.0 |
12.4 |
1.31 |
0.81 |
非洲 |
5.8 |
6.3 |
0.87 |
0.27 |
大洋洲 |
2.0 |
6.0 |
1.21 |
1.84 |
世界 |
9.7 |
11.0 |
0.51 |
0.26 |
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
2000年与1950年相比( )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
如图所示为世界著名的运河、海峡、港口所在地的经纬度,甲、乙、丙为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A运河连接的海域是( )
A.北海和波罗的海 | B.北海和大西洋 |
C.地中海和黑海 | D.红海和亚丁湾 |
有关B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 |
B.表层洋流从西向东流 |
C.既是两大洲分界线又是两大洋分界线 |
D.沿岸气候类型与丙图相同 |
有关C港口及其所在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太平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口 |
B.所在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
C.所在国农业主要分布在大河的下游平原地区 |
D.该港口有极昼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