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
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 |
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 |
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 |
下图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
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 |
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 |
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
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 |
F、G气压中心的成因分别是
A.寒冷形成的热力高压、温暖形成的热力低压 |
B.温暖形成的热力低压、气流上升形成的动力低压 |
C.寒冷形成的热力高压、气流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压 |
D.气流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压、气流上升形成的动力低压 |
下图中图a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b示意图a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气压高于①地 |
B.③地气压低于④地 |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高 |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
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a地风向为东南风 | B.c地风向为西南风 |
C.b为晴朗天气 | D.d为下沉气流 |
冬至日,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M的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两组学生分别到达P、Q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15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正午,M峰顶观云亭(高约5米)尖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 B.400米 | C.500米 | D.600米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200m | B.250m | C.300m | D.400m |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某地在一天中所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当太阳运动至③位置时,太阳高度(θ为42°)达一天中最大,此时北京时间为14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A.69°N,90°E | B.21°N,90°E |
C.69°N,150°E | D.69°S,90°E |
当该地地方时为21:00时,其旗杆的影子朝向为
A.东北 | B.西北 |
C.东南 | D.西南 |
关于图示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适合在黄河站(78°5′N, 11°56′E)进行科学考察 |
B.南极昆仑站(80°25′S,77°06′E)出现极昼现象 |
C.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 |
D.我国大雁正排队往南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