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6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为“土地是人类的未来,让土地免受气候危害”,旨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结合图,分体回答下题。

图中显示我国沙漠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 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 D.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 ② B.② ④ C.③ ④ D.② ③

图中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表现为南方少、北方多,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北方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北方大量开垦湿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完成问题。

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完成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原料工业 B.加工工业 C.采掘业 D.冶金业

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一铁一钢⑤煤一电一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问题。

图中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②辅以公路建设 ③变输煤为输电 ④大力发展煤焦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山西煤炭市场面临严峻挑战,下列属于其自身因素的是

A.西气东输 B.开采成本上升
C.能源结构调整 D.西电东送

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湿地、森林和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能正确反映出的湿地的重要意义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调节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降解污染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图中的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分布在

A.辽河平原、松嫩平原
B.松辽平原、辽河平原
C.松辽平原、三江平原
D.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下列关于亚马孙雨林被毁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当地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是直接原因
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及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
D.商业性木材采伐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