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石(图)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花岗岩巨石,海拔1100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米的佛塔。据此完成下题。

组成巨石的矿物物质直接来自( )
| A.地表 | B.地壳上部 | C.地壳下部 | D.地幔 |
该巨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
|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
|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
|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
右图为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图,图中字母代表风向的是()
| A.a | B.b | C.c | D.d |

结合有关大气环流的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下列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极地地区为低压带 |
| B.赤道地区为低压带 |
| C.南、北半球信风带的风向都相同 |
| D.北半球气压带大致是夏季南移 |
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是()
| A.东亚地区 |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 C.北美洲东南部 | D.欧洲西部 |
右图为某地高空水平方向的气流运动模式图,图中气流对应近地面天气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为北半球,为气旋,多阴雨天气 |
| B.若为北半球,为反气旋,多晴朗天气 |
| C.若为南半球,为反气旋,多晴朗天气 |
| D.若为南半球,为气旋,多晴朗天气 |
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霜冻往往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 A.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
| B.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
| C.A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
| D.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
“地势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ºC”,说明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自()
| A.A太阳辐射 | B.B地面辐射 |
| C.C大气辐射 | D.D大气逆辐射 |
下列四幅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右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与主要节气对应位置,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满”是指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的现象。“小满”现象最明显的地区是()
| A.成都平原 | B.东北平原 |
| C.华北平原 | D.台湾岛 |
立夏至立秋期间,台北市每天的日出时间()
| A.提早 | B.先提早后推迟 |
| C.推迟 | D.先推迟后提早 |
某地理小组于春分日在我国某地进行地理观测。18时(地方时)位于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 在P地方向落下,据此判断图中A河段大致的流向是()

| A.西北流向东南 | B.东北流向西南 |
| C.南流向北 | D.西南流向东北 |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
小值)。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 甲 |
乙 |
丙 |
丁 |
|
| 昼长差 |
0 |
5小时30分 |
13小时56分 |
24小时 |
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四地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 C.丁丙甲乙 | D.丁丙乙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