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甲城 |
106.4 |
95.1 |
105.8 |
85.3 |
75.6 |
53.2 |
26.8 |
80.8 |
98.6 |
153.0 |
110.5 |
81.1 |
乙城 |
49.3 |
44.4 |
49.5 |
58.8 |
70.7 |
90.4 |
66.4 |
51.2 |
51.4 |
40.3 |
54.3 |
57.5 |
丙城 |
32 |
31 |
29 |
38 |
55 |
63 |
52 |
51 |
40 |
33 |
52 |
40 |
(1)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
图a中甲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图b与图c分别是该省地形构成与农业产值结构状况,根据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分析该省中药材种类繁多的原因。
(2)分析该省农业结构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根据给出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欧洲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起了很大作用。
下图是以莱茵河为主干的西欧航道网图。
材料二我国东部地区局部水网略图
材料三:表1: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为2005年数据
(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通过甲河由下游逆水运往欧洲最大工业区的主要矿产是,甲、乙两河的航运效益有较大差异,航运效益比较好的是河,并简述差异产生的原因。 (8分)
(2)材料二,乙河流域以北的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类型是,乙河流域内多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6分)
(3) 据材料三,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
(2分) 根据表中信息,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2分)
(4) 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受影响(气象灾害);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人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2分)
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比较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 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 。都有大面积的 和 种植;不同之处是 。(5分)
(2)两个地区小麦种植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4分)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 (4分):
(5)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
美国玉米带 |
中国玉米带 |
纬度 |
37ºN-45ºN |
42ºN-46ºN |
地形 |
平原 |
平原 |
土壤有机质(%) |
3-6 |
2 |
降水量(mm) |
500-700 |
450-650 |
无霜期(天) |
160-200 |
130-145 |
玉米面积比重(%) |
50 |
50-60 |
玉米单产(kg/公顷) |
7500 |
6750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原因从自然条件看:
_________________ ;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5分)
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平原广阔无垠,一首诗歌曾写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根筷子会发芽,栽上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东北属于北温带地区,积温在2500~3400℃,粮食商品率45%。见东北地区区域图(图一)
材料二:东北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图二)
材料三:21世纪初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变化的空间变化图(图三)
材料四: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四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根据材料一,E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_,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东坡山麓植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其西侧的河流参与(水循环类型);其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处于的过渡地带,呈现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2)根据材料二,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甲地降水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Ⅱ处粮食单产呈现特点,其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Ⅰ处基础好—增长较慢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平较高。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该省喀斯特地貌发育非常典型,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62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该省资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贵州省简图。
材料二:贵州省农业用地类型的变化。
(1)贵州省所处的地形区为,该省石林等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
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根据材料二,2010年与1996年相比,农业用地面积减少最多的是,
主要原因是。
(3)乌江流域资源丰富,除了图中煤炭外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是;请分析该能源丰富的原因。
(4)结合材料,分析乌江流域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