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为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典型的花岗岩)风化景观,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形成“日光岩”风景的岩石属于图B中的(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A中“巨石”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A.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 | B.地壳下降—岩浆喷发—风化侵蚀 |
C.岩浆喷发—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 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
试用学过的地球运动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各题。我市小明同学利用暑假的7月份从上海乘飞机到巴西某城市(西六区)参加夏令营。飞机飞行了13个小时,飞机准点到达时当地是下午6:00,问小明所乘航班起飞时间是
A.7:00 | B.20:00 | C.19:00 | D.12:00 |
小明同学到达巴西某市(20°S)时,观察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当地正值1月 | B.当地昼短夜长 |
C.太阳直射当地城市 | D.当地出现极夜 |
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地球卫星,与赤道上对应的点相比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
C.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相同 | D.运转方向和角速度都相同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阅读图一: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当“嫦娥二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
A.位于①-②之间,并向②点移动 | B.位于②-③之间,并向③点移动 |
C.位于③-④之间,并向④点移动 | D.位于④-⑤之间,并向⑤点移动 |
当“嫦娥二号”发射升空时,正确的说法是
A.直射点位置在北半球 | B.英国伦敦的区时是11:05 |
C.我国昼夜长短相差较小,但夜长于昼 | D.美国各地昼长于夜 |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线与地轴总是平行的 | 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
C.晨昏线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 D.晨昏线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 |
当北京时间为10点时,70°E的地方时与区时分别是
A.7:00 7:00 | B.6:40 7:00 |
C.21:40 23:00 | D.13:00 1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