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A为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典型的花岗岩)风化景观,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形成“日光岩”风景的岩石属于图B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A中“巨石”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A.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 B.地壳下降—岩浆喷发—风化侵蚀
C.岩浆喷发—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据此完成小题。

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分异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经度地带的分异

图中H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读“某区域图”,完成小题。

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  )
A.主要与地形阻挡有关
B.主要与洋流的性质有关
C.主要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有关
D.主要与信风影响的程度有关
B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小题。

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

下表是2009年法国、巴西、德国、日本四国能源构成(%),据此完成小题。

国家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核电
其他

19.1
16.4
21.1
8.9
32.1
2.4

54.2
1.2
9.8
3.1
29.3
2.4

1.2
1.8
1.6
86.3
0.9
8.2

7.4
2.3
1.0
12.2
76.5
0.6

表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A.德国、巴西、法国、日本
B.巴西、法国、日本、德国
C.法国、日本、德国、巴西
D.日本、德国、巴西、法国

我国与上述四国能源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和甲国都是世界上的石油进口大国
B.我国和乙国的煤炭资源都集中分布在国土东部
C.与丙国相比,我国的水能蕴藏量小
D.我国核电比重接近丁国比重的一半

下图示意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据此完成小题。

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4:40 B.9:20
C.21:20 D.15:20

若Q点为67°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波斯湾驶出的油轮顺流而下直奔马六甲海峡
B.上海中小学午休时间延长
C.澳大利亚小麦带正在抢收
D.海河流域处于汛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