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湖泊面积2.8平方千米,海拔高度483米,湖泊水位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 B.华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高山冰雪融水 | B.湖泊水 | C.大气降水 | D.地下水 |
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季风环流 | B.气温 | C.海陆位置 | D.降水 |
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
A.西南、西北地区 | B.京津、华北地区 |
C.东北和华北地区 | D.华东、华南地区 |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图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判断35~36题。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 | |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 |
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 D.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
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
B.靠近鹿特丹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
C.荷兰填海造陆提供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 |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用水,西部水源丰富 |
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 B.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 D.大片湿地改为鱼塘 |
读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图,完成32~33题。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工程对防洪的意义是
A.加快了河水下渗,减少了下游径流量 |
B.建多个水库 ,多次拦蓄洪水,延缓洪峰,降低了洪峰 |
C.便利了洪水下泄 |
D.将洪水全部拦住 |
田纳西河流域的平原区,是美国农业带中的
A.玉米带 | B.棉花带 |
C.小麦带 | D.畜牧和灌溉混合农业区 |
下列有关绿洲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洲多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扇上 |
B.绿洲水源只有坎儿井和水窖两种形式 |
C.绿洲的土壤积水、保肥能力较差 |
D.绿洲地区有丰富的降水,完全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