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格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50°
50°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内,此时在纸板B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轿车飞快的驶进千家万户。轿车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

(1)为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需对缸体进行冷却。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主要利用了水的________较大的特性。水的这一特性可以用来解释无锡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_____(大/小)的现象。
(2)行车中要左转弯时,需先打开左转向灯。向下轻拨方向盘旁的一根“杆子”,前后的左转向灯便同时闪烁起来,则“杆子”实际上起到________的作用;两个左转向灯是________连接的,这是因为一个灯泡坏了,另一个仍能发光。

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每空1分,共8分)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看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I,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A,I2=_______A,I=________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敏连接了如图的实物连接图,此时,电流表测的是_______(“L1”、“L2”、“干路”)的电流。若要测灯L2的电流,请你在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在需改动的导线上打“×”,再画出重新连接后的导线)

如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其中,mA=mB<mC,hA=hC>hB。(每空1分,共6分)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动能大小的。
(2)动能是指_______(填序号)
A. 小球在斜面上时的动能 B. 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 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 木块的动能
(3)使同一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自由滚下,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
(4)比较图A、B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赵显同学在实验时,木块被撞出了水平木板的右端而掉到了地上。对这一现象,请你给赵显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蒲鸣同学通过比较B、C两图,得出“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大”,赵普认为蒲鸣的这一比较过程存在错误,你知道错误是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显同学学习了“功率”后,对测功率产生了兴趣,他请李沁帮忙,测他做俯卧撑时的功率。(每空1分,共4分)

(1)做俯卧撑时人的身体部分可以近似的看成是一个_________。(填一个简单机械的名称)
(2)所需准备的测量工具有体重计、刻度尺和________。
(3)赵显同学共做了20个俯卧撑,做前10个较快,后10个明显有点“力不从心”,则他做后10个俯卧撑的功率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20个的平均功率。
(4)体重是500N的沈思邈想粗略的测出自己做俯卧撑的功率,他先用刻度尺测出自己手臂的长约60cm,10s内做了8个俯卧撑,则他的功率约是________W。

我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每空1分,共6分)


测量
序号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20
2
10

2
15
1.5
20

3
5

15


(1)若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平衡吗?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为尽量减小杠杆自身的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中,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还可以方便的测量__________.
(3)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___N.
(4)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为解决本实验方案的这一不足,小刚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替换了一组钩码,并使测力计的拉力方向 _________________,使杠杆平衡,再做几组实验,即可得到验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