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细胞分裂过程部分结构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
下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 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 倍 |
C.染色体1 与2 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
D.染色体1 与3 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
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正常情况下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 )
A.AaBb | B.Aabb | C.aaBb | D.AABb |
下列实验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能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
B.在鉴定还原糖时为避免样液本身颜色的干扰,应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 |
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用抽样检测法,观察记录数据,然后制成坐标曲线 |
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作用 |
生物群落K到N包含数字1到8代表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中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危害程度逐步增加)时,这些群落中的哪一个受到的影响最小( )
群落 |
种1 |
种2 |
种3 |
种4 |
种5 |
种6 |
种7 |
种8 |
K |
50 |
30 |
10 |
10 |
0 |
0 |
0 |
0 |
L |
92 |
4 |
0 |
0 |
1 |
1 |
1 |
1 |
M |
75 |
5 |
5 |
5 |
5 |
5 |
0 |
0 |
N |
0 |
25 |
20 |
20 |
20 |
20 |
0 |
0 |
A.K B.L C.M D.N
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一强一弱 |
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D.t3~t5时间内甲、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